您的位置: 首页  > 观点致胜 > 茶座

银行间市场结构与中小银行流动性——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夏聪,祝博    2022-07-12  浏览量:550

摘要: 我国银行间市场存在资金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的单向流动结构。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种结构对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了资金供给者的市场力量下降会与信息不对称共同影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而这种影响同时具有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在这种机制下单纯限制同业杠杆率的政策效果可能有限。此外,本文还利用进入同业存单市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验证了银行间市场结构变化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负向影响。

正文: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已有了长足发展,却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单一、期限结构单一、子市场发展不均衡和市场力量对比不均衡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下简称“大银行”)在资产规模、市场信誉和资金募集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中小型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中小银行”)。同时,市场各参与银行在资产规模、流动性储备水平和市场信誉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交易主体之间存在不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形成了银行间批发资金由大银行到中小银行的单向流动结构,严重限制了中小型商业银行发展主动负债和进行积极的流动性管理。

相关文献认为,国内银行间市场的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市场力量非对称。出于历史、经营能力、信誉和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大银行在流动性储备水平上远高于中小银行。这也造成了银行间市场上,大银行长期作为主要的资金供给方,中小银行则主要扮演需求方的角色(王曦和金钊,2021)。我国共有4000余家商业银行,相对而言,作为资金主要供给方的大银行数量要少得多。因此,在银行间市场中,大银行拥有能够影响利率水平的强大市场力量,还可能在流动性紧缩时期存在囤积行为(Hachem和Song,2021)。

第二,信息非对称。在众多关于银行间市场与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理论研究中,信息不对称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伴随着我国中小银行的快速发展,其公司治理水平相对落后、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反映在银行间市场上,就形成了常见的信息不对称形式。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失衡意味着公司治理水平不足,容易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引发道德风险。而信息披露不足和资产质量不明则是典型的私人信息,容易导致信贷配给。两类非对称性叠加,势必对依赖银行间市场资金的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银行间市场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资金供给方市场力量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水平的影响。我们首先建立了理论模型,发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银行会利用其市场力量影响均衡利率,进而通过利率的筛选效应,保留资产质量足够好的借款人,以规避对手方风险暴露带来的损失。当大银行的市场力量下降,利率的筛选效应也就随之减弱,更多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也得以进入市场进行融资,虽然融资总量增加,但由于高质量借款人的融资额下降,导致中小银行的平均流动性水平下降。此外,基于模型的政策实验表明,单纯限制同业杠杆率的政策,可能限制了银行为资产质量更好的项目进行融资,产生“削峰填谷”的效果。

本文进一步利用2010—2019年196家中小银行的数据,以发行同业存单为准自然实验,对模型的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同业存单市场开辟外生地增加了资金供给者的类型和数量,降低了大银行市场力量影响。同时,由于存单发行主体必须为商业银行,且主要发行方是中小银行,为研究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回归,实证结果显示,大银行市场力量下降会降低中小银行的平均流动性水平。在使用净稳定资金比率、贷存比和流动性比率三种方法衡量下,结论均成立。

本文还利用股权集中度、信息披露质量和不良贷款率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指标,与政策冲击构造交乘项进行回归。结果证实了信息不对称与大银行市场力量变化会共同影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结构变化对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发现大银行市场力量下降使得中小银行的期限错配水平上升。市场结构变化还降低了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总额,增加了同业资产占比,与理论模型结论一致。异质性分析则显示,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的农商行和非上市银行更容易受到市场力量变化的冲击,进一步说明了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作者简介: 夏聪,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

版权声明: 《金融评论》|2022年第3期